下届世锦赛将不再是比赛项目 1米板成“鸡肋”
说起来,跳水1米板似乎有些尴尬,既不是奥运会项目,也不是世界系列赛和大奖赛项目,世界各国似乎对它都不太重视,不过本届世锦赛大家却格外想拿到1米板金牌,原因就是,1米板将退出下届世锦赛。
“其实1米板真得不好比。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说,“尤其是女子,难度又低,高度也低,大家难度都一样,跳的也都是那几个动作,一共才1米的高度,差不多一低头就看到水面了。”难度上谁都没有优势,那只能看动作质量和完成情况。由于板离水面太近,起跳高度稍微掌握不好,不是跳过了就是跳得不够,想调整也没有充足的时间。所以我们看到的1米板比赛,砸出很大水花的不多,但是水花完全压死的也不多。说白了,1米板较低的观赏性是它从世锦赛消失的原因之一。
原因之二是各国的不重视。其实,跳水训练倒是真离不开1米板,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手段来恢复难度动作或者做诱导动作等。但是专门练1米板的人寥寥无几,大多是在比赛前“临时抱佛脚”,人才丰富的中国队干脆在1米板上启用4名新人,这样避免主力运动员兼项1米板而分散精力。“我们是考虑到运动员的体力问题,这一届1米板运动员都不再比其他项目,由于是非奥项目,所以平时我们练的也比较少。”周继红说。不仅是中国队,纵观世界各国,没有一个跳水运动员会把1米板当做主项来攻的,因为难度太低,要真是把1米板当主项来练,恐怕这辈子也没机会上3米板了。
正因为1米板比赛稀少,所以,每个运动员对彼此的对手都不了解。男子1米板比赛中,德国选手罗森贝格差点成了把中国运动员挤到亚军领奖台上的黑马,因为动作难度太低,很多水平不高的运动员也都有进入决赛的机会,万一赶上一个“人来疯”发挥出色,就有可能成为黑马。当然,1米板也容易发生意外,本次比赛墨西哥选手就是因为起跳时离板太近,脚直接磕到了板上,好在并无大碍。
最重要的是,这个项目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进入奥运会的可能,在世锦赛上也有些鸡肋的感觉,所以,被挤出世锦赛也是大势所趋。不过,这样倒是让本届世锦赛参加1米板比赛的运动员感到格外幸福。“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世锦赛1米板比赛,我能来参加,拿银牌也非常高兴。”中国运动员何敏说。
(本报记者 陈思彤 上海7月19日电)
【打印此页】
【关闭窗口】